31小说网 > 烽火雄兵 > 第二六三章 百团大战

第二六三章 百团大战

“八嘎!”鬼子急了,现在就是猪脑子也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了啊,这是有人在故意搞破坏,估计现在一路上的电线杆子都被拔掉了。

鬼子赶紧集结出城,准备起救火。哪知道他们出城还走不到一里路,就遭到了毛平的伏击。鬼子本来心里就害怕,遭到伏击之后赶紧后退,再也不敢出来了。

大伊山方向的鬼子也试图出来救火,同样是遭到伏击后仓皇后退,除了在城楼上加强警戒之外,对于外面的火是一点办法都没有。

电线杆子和篱笆整整烧了一夜,等到天亮鬼子仗着胆子出来查看的时候,还可以看到没烧干净的地方在冒着青烟。鬼子欲哭无泪,他们明知道这是八路干的,气得牙根发痒有无可奈何。他们只能想上级报告,从其他地方运来木杆填补上。

可是这需要时间,不是有现成的东西可以拿来就用的。鬼子只好耐心等待,这可苦了沭城的鬼子。他们没日没夜的在炮楼上警戒,生怕八路什么时候偷袭他们。

初战高捷,独立支队马上把这一战果上报了五纵。韩振喜滋滋的把电文拿给黄志成看,“司令,林飞虎这小子动作真快啊!这命令才下达几天,其他的地方都还没动静呢,他就拔了几十里路的电线杆子。”

黄志成放下电文,取下眼镜揉了揉眼睛,“老韩,把独立团这次战斗的经过做成教材,转发给各部队,让他们也学学。这打仗啊,不能光凭胆子大,也要有脑子。独立团一个人没死就完成了这么大的任务,实在是难得啊!”

“伤了两个。”韩振指着电文说道,“一个是行军的时候崴了脚脖子,还有一个是洋镐头掉了砸伤了脚。”

“这算什么伤?”黄志成笑道,“林飞虎这小子把这个都报上来了,这是在显摆啊!”

“是啊!”韩振也笑道,“千把人一起行动,两人受伤算得了什么呢!”

独立团被五纵表扬了,这让其他的部队非常的羡慕。尤其是三支队的蔡明得,他没想到林飞虎这么快就能从被降职的阴影中走出来,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。虽然五纵没有说=恢复他的职务,不过照目前的情况来看,这也就是时间问题。

三支队当即就召开了动员大会,三个团的营级以上干部悉数到会。蔡明得传达了五纵的指示精神,最后鼓动道:“同志们,我们都是老同志了,很多人都是从陕北来的,我就不不相信你们的兵还比不上林飞虎的人。”

“支队长,请放心吧!我们八团一定打个漂亮仗,给咱们三支队涨涨脸!”八团团长说道。

“嘿嘿,独立团也是我们三支队的老部队,现在分出去了,我们怎么可能输给他们!”九团团长也说道,“我们只有干得比他们好的!”

蔡明得满意的点了点头,“嗯,我相信你们!咱们一点要让小鬼子自顾不暇,叫他顾头不顾腚!”

……

……

同样的情景在五纵的其他部队也一起上演,各部队的指战员接到命令后摩拳擦掌的回到了自己的部队,准备大干一场。

就在他们刚刚部署的时候,林飞虎已经又完成了一项壮举。独立支队独立团配合新一团新二团同时行动,一夜之间把通榆路两侧的篱笆烧了个干干净净,火光映红了天空,几十里路外都可以看到。

这还不算,在以后的一段时间里,很多路上一夜之间就被挖上了大坑。鬼子发现后白天刚刚填上,夜里又被挖开了,还比原来更大更多。

鬼子也曾想夜里巡逻,防止巴伦对于道路的破坏。可是在遭到神出鬼没的八路袭击之后,他们夜间就再也不敢出来了。

其他各部队一看林飞虎又有大手笔了,都争先恐后的大干起来。公路上被挖了坑,据点周围被埋了地雷,矿山爆炸,桥梁瘫痪……整个敌占区一片狼藉。

这些和华北战场比起来还是小儿科,华北根据地远比这个更精彩。

在八路军朱总司令,彭副司令,左权参谋长的统一指挥下,八路军以破袭正太铁路为主要目标,命令晋察冀军区、一二九师、一二零师不低于二十二个团的兵力同时展开了行动。此时在正太路和同蒲路周围共驻扎着大约二十万日军,还有约十五万的伪军。就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,煤矿、铁路、桥梁、火车站、仓库,统统成了八路的袭击目标。

战斗的形势发展最后远远超过了八路军总部的预料,各地部队踊跃参战,波及的范围越来越广,最后光是晋察冀军区和一二九、一二零两个师的参战兵力就有一百零五个团。

此次战斗让八路军总部兴奋异常,左权参谋长和彭副司令亲自把这次战斗命名为“百团大战”。实际上参战的兵力远远不止这么多,要是加上山东和苏鲁一带的参战队伍,总兵力估算达到了二百个团以上。

这种空前的大规模主动进攻让日军目瞪口呆,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部意识到了八路军在华北的威胁,调集了重兵开始扫荡,一时间双方陷入了拉锯战。

驻守在临沂的日军第四军也接到了命令,要求抽调部队北上协助华北日军。可是在鲁南苏北的日军也被八路军闹得焦头烂额,又哪里能抽得出兵力?

一直到一九四一年春天,第四军才抽调了两个联队,这时候百团大战早就胜利结束了。

海州城里,石原太郎坐卧不安,现在通榆路已经基本上陷入瘫痪了。沿线的日军根本就不敢出动,只要日军一出据点,就会遭到不知从什么地方冒出来的八路袭击。等到鬼子集中兵力搜捕的时候,哪里还能找得到一个人影?

田野里的玉米地高粱地成了天然的屏障,八路军躲在里面让鬼子一点办法都没有。最后发展到大白天的就有部队越过公路,差点把鬼子气的破腹自杀。

石原太郎也没有办法,他只能把兵力都集中在铁路沿线守护,要是铁路再有什么差错的话,那他也只有自杀谢罪了。

这种情况在进入了深秋之后有了转变,田野里的庄稼已经收获,露出了土茬子。没有了青纱帐掩护,八路军的行动受到了很大限制,他们把兵力分散到各个村庄活动。一方面是帮助老百姓开展生产训练,一方面也是方便补给。

这时候鬼子来了精神,他们先是出动了飞机对于重点的村庄进行了轰炸,接着开始了蓄谋已久的扫荡。

短短的不到一个月的时间,光是五百人以上规模的扫荡就出动了七八次。日军在行动前进行了周密的计划,天上飞机掩护,地上出动了铁王八在前面开路。这种装甲车不怕机枪的扫射,因为机动性枪迫击炮又很难打中,让部队蒙受了不小的损失。

鬼子现在也变得聪明了,都是大清早的出动,等他们到达目的地的时候,天上的飞机也是正好赶到。他们攻占了一个村庄之后把没来得及撤退的老百姓全部杀光,能够带走的东西全部装上汽车带走,最后一把火烧了房子就撤退。

因为条件的限制,八路军对于飞机和装甲车毫无办法,通榆路两边几里路范围之内成了无人区,远远的望去连一间房屋都看不到了。

林飞虎指挥独立团的战士们和鬼子展开了斗争,他们帮助老百姓把粮食装进瓦罐坛子埋到了地下,得知鬼子来的时候马上撤退,等到鬼子退去在回来生活。在双方实力不对称的情况下,他们也只能采取这种被动的战术。

好在鬼子也不敢深入到根据地内部,他们把路边两侧近二十里路的范围清理干净了就不敢前进了。这样抗日军民就被压缩到了山区和丘陵地带,生存空间大大减少。

东陬山,西陬山,伊庐山,安峰山,附近都成了人群的聚集地,也成了日军经常轰炸的目标。人数最多的是云台山一带,平时少有人烟的山沟里被搭起了窝棚,很多无家可归的人们暂时栖身在这里。

这种情况在第一场寒风到来的时候趋于平静,日军已经把通榆路两边牢牢地控制在手里,他们放缓了对于根据地的扫荡。

得到喘息的八路军部队按照林飞虎的安排,在通往根据地的大大小小道路上开始了行动。几乎所有的道路都被挖开了,原本平坦的路上多了大大小小的深沟。虽然这样一来给他们自己也造成了很大的不便,可也很好的防止了鬼子的汽车通行。

要知道鬼子对于根据地的威胁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他们机动能力,现在切断了道路,他们的汽车只能望路兴叹,没有办法深入到根据地里面去了。

切断了道路,那些暂时躲在山里的老百姓又渐渐地回来了,开始在废墟上重建家园……

(百团大战主要发生在华北抗日根据地,和山东根据地还有苏鲁根据地的关系不是太大。然而在这里不能回避这一重大历史事件,实际上像这种全民抗战,是每天都在发生的……“(未完待续)

加入书签
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